本文作者东泽,来自安比技术社区的小伙伴,目前就读于斯坦福大学,研究方向密码学。 上期,我们看到了【KW17】中基于GSW的NIZK构造。大概的构造思路是基于GSW全同态加密(FHE)的变种,即全同态承诺(FHC)。 基于GSW FHC,Prover可以把要证明NP Relation的witness 的承诺发送给Verifier,然后Verifier基于承诺 同态计算证明电路 。最后,Prover提供一个opening,可以让Verifier打开计算之后的结果,看到电路的输出。如果 ,那么代表witness有效,证明也就通过了。 在上期的最后,我们也看到了【KW17】的NIZK的构造,虽然基于FHC的idea很有意思,但是也有两个缺陷。一个是同态承诺的opening 在概率分布上会暴露出和 有关的信息。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,如果Prover没有遵守协议,并没有一开始诚实的发送一个GSW FHC的承诺 的话, 那么整个协议就失去了意义,毫无Soundness可言。 这期,我们就来着重的看看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,最后得到【KW17】的完全构造~
首先,我们来看看如何解决最大的问题,即Soundness的问题。 我们知道,如果Prover并不会诚实的构造GSW FHC承诺的话,那么整个协议就会失去所有的可信度。但是比较头疼的是,我们并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来“证明”Prover发送给Verifier承诺 真的是基于witness 诚实构造的GSW FHC承诺。最好的证明方法就是直接把 发送过去,但是这违背了我们原本零知识的要求。
我们在上期的结尾也稍微讨论过,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Prover可以事先零知识地证明他所公开的承诺是一个诚实构造的GSW FHC承诺。如果使用了别的NIZK方案,那肯定会变相的基于其他方案中的假设。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就是在尝试构造纯粹基于Lattice假设的零知识证明 ,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可取。
乍一看,似乎我们已经束手无策了,没有办法通过GSW FHC来构造真正的NIZK。
因为真正的NIZK要求过于苛刻,Prover没有办法说服Verifier他发送的承诺是诚实的,所以我们现在卡在了这个点上无法继续下去。既然如此,我们可不可以放松对于NIZK的要求 ,使得我们可以绕过这个问题呢?
一个最简单的放松(relaxation)版本,就是Preprocessing NIZK ,即加入一个预处理 (Preprocessing)的阶段。在Preprocessing的阶段,一个协议的双方(即Prover与Verifier)可以委托一个可信的第三方 (Trusted Third Party,TTP )进行一系列诚实的参数生成操作。
在参数生成阶段完成之后,TTP会把生成的参数分为两组:属于Prover的参数 ,与属于Verifier的参数 。最后,TTP会把这两组参数秘密的 发送给Prover与Verifier。在整个初始化的阶段中,Prover和Verifier都可以完全相信TTP生成的参数是诚实生成的,不会有任何造假的部分。 对于这一类由TTP生成参数并且发送给协议双方的结构,我们称之为Trusted Setup(可信初始化)。对于zkSNARK以及隐私货币技术比较熟悉的读者们可能对于这个定义并不陌生,我们在这里就不多描述了。 我们还可以把TTP做的部分替换成一个MPC协议 来完成。因为协议双方完全信赖TTP,并且TTP也不会作假,这一要求和MPC能带给我们的非常相似。这样的话,Prover与Verifier只需要在协议的一开始进行一次MPC,就可以相互得到对应的初始化参数 了。 基于Preprocessing Model的第一次尝试
当我们relax了对于NIZK的定义,采用了Preprocessing Model之后,相比起原来的NIZK规定,我们额外的多拥有了一次可信初始化的机会。 即然我们之前遇到的问题在于Prover没法证明他生成的承诺是可信的(诚实的),那我们索性缺啥补啥:直接在可信初始化阶段生成证明所需要的承诺 。
图上描述的就是【KW17】中基于我们的这一想法所做的第一次尝试。 我们可以看到,现在在Trusted Setup的环节,Prover悄悄地把他的witness 告诉TTP,然后TTP就根据 的值诚实的 生成了对应的Commitment 以及对应的opening 。随后,TTP把Commitment和Opening发送给Prover,而只把Commitment发给Verifier。 进行Trusted Setup之后,Prover和Verifier就可以和我们之前描述的步骤一样完成协议了!由于Verifier已经知道诚实构造的承诺 了,所以Prover只需要基于 的信息,通过我们上期描述的Input-dependent Evaluation 计算出对应计算 的opening ,随后再发送给Verifier就完成证明了。 当Verifier收到opening 之后,他只需要使用Input-independent Evaluation ,即在承诺上同态计算 ,随后再用我们之前描述过的 算法验证Prover发过来的opening,就知道证明是否能够通过了。
我们注意到,在这里我们的NIZK体系的soundness问题已经被完全解决了,因为任何需要诚实完成的部分都被我们挪到了TTP的Trusted Setup环节,这样一来似乎可以大功告成了。
然而,我们现在得到的Preprocessing NIZK的结构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。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之前的图例,我们会发现,在Trusted Setup的过程中,Prover就需要把他的witness 告诉TTP,以便完成初始化阶段。这代表着每更换一次witness都需要重新进行可信初始化 !对zkSNARK的Trusted Setup环节熟悉的读者可能对这个不陌生,这基本上代表了如果Prover想要证明别的witness,或者是证明别的东西(那么witness也会相对跟着改变),协议的双方就需要重新进行一次Trusted Setup。 如果我们不依靠TTP,而是通过MPC协议来进行初始化的话,这就代表Prover和Verifier时不时的就要进行计算非常昂贵的MPC协议,以便确保双方都能拥有最新的witness的承诺。 这一点,直接就把我们的Preprocessing NIZK的构造推下了深渊。原本看起来非常简单实用的idea,现在变成一个一次性的,效率不是很高的协议。 当Kim与Wu探索到这里的时候,他们心中的疑惑和我们相同:能不能想办法使得Trusted Setup所生成的参数可以被反复使用 (reusable )呢?换句话说,能不能进行一次Trusted Setup,但是生成的参数可以用与证明各种各样的问题的NIZK呢?
对于一次初始化之后,可以证明各种问题的NIZK,我们称之为Multi-theorem Preprocessing NIZK ,这也就是【KW17】这一篇paper的标题了。 Adding a Layer of Indirection
为什么我们之前的Preprocessing NIZK构造只能用于一次证明呢?这是因为在Trusted Setup的过程当中,Prover必须要向TTP揭露witness 的信息,这也就代表了整个协议的初始化阶段是和witness所绑定的。 如果我们想要使得这个协议可以通过一次Trusted Setup就可以证明多个问题的话,那么我们必须得从Trusted Setup中移除任何和witness有关的部分 。在【KW17】中,Kim与Wu所做的,是加入了一层Indirection Layer (间接层),使得初始化生成的承诺可以用于生成多个不同的NIZK。 这是怎么实现的呢?我们来看第二次尝试的具体协议结构。 根据图中所示,Kim与Wu所做的第二次尝试,就是在Trusted Setup的阶段生成了一个和证明所需要的witness无关的一组承诺:一个用于加密用的密钥 。 具体的来说,在Trusted Setup阶段,TTP会随机的生成一个对称加密 用的密钥 。这里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可以是任意的算法,比如AES等,具体的实现算法并不重要。随后,TTP会诚实的生成对于 的一个GSW FHC承诺 ,以及对应的打开这个承诺的randomness 。最后Prover可以看到 ,而Verifier只能看到对于密钥的承诺 。 当我们把NIZK系统如此初始化完成之后,Prover手上就拥有了一个对称加密的密钥 ,而Verifier拥有了一个 的承诺。 这个时候,假如说Prover想要向Verifier证明他拥有满足证明电路 的witness 的话,只需要做以下三步:
首先,Prover把他选择的witness 用密钥 在选定的对称加密系统下加密,得到 。 随后是最精髓的一步,Prover把证明所用的公共参数 以及刚刚生成的密文 嵌入在电路中,构造出如下的一个新的电路 : 这个电路的输入是密钥 ,而输出是我们原本证明电路的输出 !它做的事情等于就是把Prover生成的 使用 对称解密,还原回原本的witness ,然后再通过原本的证明电路,得到 。 得到这个新的电路之后,Prover就可以根据 的具体构造,再加上已知 的内容,通过Input-Dependent Evaluation 得到对应的同态承诺的Opening ! 最后Prover就把 打个包全部发给Verifier,就完成NIZK啦。 当Verifier收到了Proof之后,他就需要根据 和 的内容重新构建出电路 出来。随后他可以在原本得到的承诺 上同态的计算 (Input-Independent Evaluation )电路 ,最后得到对应了证明电路输出结果的承诺 。得到了这个承诺之后,他就可以使用Prover发送过来的randomness opening 来打开并且检查这个承诺啦。 注意这里的Trusted Setup中没有任何一点提及到 或者 的内容,所以这个协议可以反复的使用 !每次只需要Prover在Proof中添加对于问题的证明电路 的描述,Verifier就可以根据这个描述以及 来重新构建一个新的 出来,然后完成NIZK的验证啦。 我们通过修改最初的FHC承诺中的内容实现了重复使用初始化参数的要求,随后再基于承诺中的密钥 加密/解密真正用于证明的witness,从而实现了证明电路的计算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得到了【KW17】中描述的Multi-theorem Preprocessing NIZK的大致雏形了。 自从添加了新的一层Indirection之后,我们整个协议的安全性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因为现在Verifier额外还能看到 ,即witness 的密文,我们要求所选的对称加密算法是语义安全(Semantic Secure)的。这样的话,旁观者就不能从 中提取出 有关的信息。 同时,我们在选择对称加密算法的时候,最好选择解密电路较为简单的算法,因为对于Verifier来说,他等同于是要在Commitment密文中同态解密 其中的witness,如果解密电路较为复杂,那么整个Proof的验证计算量就会变得很大。 虽然对于选择的对称加密算法没有过多的要求,但是如果我们只想要基于Lattice的难题假设的话,要么我们就要选择不基于任何假设的算法,如AES等,或者是同样基于Lattice problem(如LWE/SIS)的加密算法,如Regev。 解决了最重要的Soundness问题,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来看之前提到过的Opening的问题了。 我们基于新的模型,再复述一下之前描述的问题本身:因为Prover公开的Opening 包含了密钥 本身的信息,所以如果Verifier看到了多个 矩阵之后,可以根据 矩阵的概率分布分析出和 的分布有关的信息来。虽然并不能直接让Verifier知道密钥 的具体值,但是这一信息的泄漏直接导致了整个协议并不是Zero Knowledge 的。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,我们和解决上一个问题一样,再增加一层Indirection :如果Prover不揭露Opening 的内容,而是向Verifier公开一个只有拥有了 才能计算的某个难题的解,那么只要Verifier验证了这个解是正确的,那么就代表Prover肯定知道正确的Opening 了。 在【KW17】中,Kim与Wu使用的Indirection Layer是一个和我们之前讨论的Lattice IBE/ABE相同的SIS问题 。通过巧妙的把NIZK中用到的承诺嵌入在SIS问题实例中 ,只要Prover知道对应同态承诺的randomness ,他就等同于拥有了对应这个SIS实例的MP12 Trapdoor,然后就可以生成SIS问题的解了。这样我们就可以让Prover间接的“证明”他真的知道 而不暴露任何一点其他的信息。 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实现的。我们知道,在协议的一开始,Prover和Verifier手中所持有的关于密钥 的承诺结构如下: 随后,因为Prover知道 的值,所以他可以基于 和证明电路 的信息,通过Input-Dependent Evaluation 计算出证明结果的承诺: 在这里,为了更加方便的表述【KW17】中的SIS问题和MP12 Trapdoor的关系,我们修改一下证明电路 的定义,使得当证明电路通过(输出0)的时候,我们的 电路会反向输出1: 这样一来,如果Prover拥有正确的witness 的话,那么 就会输出1。那么我们最后得到的承诺就是: 同理,当Verifier拿到密钥的承诺 之后,他也可以通过Input-Independent Evaluation 来同态计算电路 ,得到同样的证明结果承诺 。 我们观察发现,承诺 的结构,刚好符合了生成MP12 Trapdoor的结构 。在详细描述之前,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MP12的Trapdoor的大致构造。 首先,MP12的目的就是可以构造一个Lattice Trapdoor,已知矩阵 的Trapdoor 的话,就可以任意的解开基于 构造的SIS与LWE问题。对于LWE问题,因为是单射的,所以我们可以还原出正确的一个解。对于SIS问题,因为解的空间到目标空间是满射的(同一个SIS问题有多个解),所以更为复杂一点,我们需要随机的在高斯分布中取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解,并且这个分布不能暴露Trapdoor的信息。
找到基于工具矩阵 (Gadget Matrix ) 下的SIS与LWE反函数 。这一步很简单,详细的可以参考Lattice Trapdoors的那一篇文章。 基于 矩阵,一个随机生成的 矩阵和选定的一个随机的短randomness ,构造出平均随机分布的 矩阵。这个 矩阵的构造可以让我们在知道了Trapdoor 之后,轻松的把 矩阵轻易的变回 矩阵: 给定一个基于 的SIS或者LWE问题,我们使用 的信息和之前生成的反函数 生成真正的SIS与LWE反函数 。 【KW17】的idea是这样的:与其让Prover直接揭露出他用于同态承诺的randomness ,不如实现约定好一个随机分布的矩阵 和一个random target vector ,然后让Prover找到一个短的SIS解向量 使得 。 不过这里设计的精髓在于,只要Prover知道了正确的 ,那么这个 矩阵恰巧就是 矩阵的MP12 Trapdoor。只要运用我们上面描述的第三步,解开这个SIS challenge就小菜一碟了。 同时,为了确保ZK的要求,我们需要巧妙的设计这个 矩阵,使得我们能够构造出一个simulator。这个simulator可以在不知道 和对应 的randomness 的情况下,只需要知道同态计算所用的电路 就可以模拟出正常协议下的所有transcript的概率分布 。 为了实现这两条要求,【KW17】构造了如下结构的一个平均随机分布的SIS问题矩阵 : 对于一个这样结构的 矩阵,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Trapdoor : 假如 是一个使用MP12 sample的带有Trapdoor 的平均随机分布矩阵,而 可以是任何结构的矩阵,那么我们可以很简单的找到 的Trapdoor: 假如 是一个没有Trapdoor的随机矩阵, 是一个随机短矩阵,而 ,那么我们可以找到另一个Trapdoor: 如果我们观察这两种情况,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概率分布极其相似。 在1里面, 是MP12 sample的随机矩阵,因为Leftover Hash Lemma,所以我们无法分辨它与uniform random distribution的区别。而 是任意sample的,自然也是随机分布的。 而在2当中, 是一个随机sample的uniform random矩阵,而 的构造因为Leftover Hash Lemma也是uniform random的distribution。 这也就是说,给定一个 矩阵,我们无法分辨它到底来自于1号平行世界,还是2号平行世界 。这对于构造ZK的模拟器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。 简单的来说,simulator在1号平行世界中,而现实生活中的Prover则在2号平行世界中。 我们先来看现实世界。 首先,Prover和Verifier可以实现约定一个random target vector ,作为SIS Challenge。 当Prover通过 的值使用Input-Dependent Evaluation 计算出opening 之后,他可以构造如下的矩阵 : Prover要做的事情,就是告诉Verifier一个短向量 ,使得满足: 同时,Verifier可以自己通过承诺 和 的信息,通过Input-Independent Evaluation 同态计算出承诺 ,然后再次创建出 矩阵出来: 知道了 和 之后,Verifier就可以把它们相乘起来,验证结果是否等于 了! Prover是如何找到对应 的SIS解 的呢?其实很简单,这正是因为 的构造。 首先在 矩阵中, 就是用于最初构造承诺用的LWE矩阵(由TTP生成),而 这部分我们讨论过,如果 和witness 正确的话,那么会输出1。所以在正确情况下,整个等式可以被简化为: 这正是我们描述的MP12 Trapdoor的结构,所以Prover可以轻松的得到Trapdoor 为: 这样一来,Prover就可以轻松的利用Trapdoor把 的SIS问题变换为 的SIS问题,然后使用MP12中的sampling方法找到符合正态分布的SIS解 了。 反之,如果Prover提供了错误的witness,或者是错误的密钥 的话,那么Prover自己所计算的 矩阵和Verifier同态计算的 就会有所分歧,这样Prover就算生成了一个符合自己的 要求的 ,也无法使得Verifier接受这个SIS解。
了解完现实世界之后,接下来我们来继续探讨零知识的属性。为了确保这个协议的ZK property,我们需要构造出一个simulator可以模拟Prover和Verifier之间的所有沟通信息(包括了一开始TTP生成的公共参数)。
回到我们之前讨论的第一个平行宇宙中,我们可以构造如下的一个Simulator:
首先,我们生成一个拥有MP12 Trapdoor的uniform random矩阵 和对应的Trapdoor 。并且我们选择一个SIS的目标向量 。 随后,我们再随机的生成一个平均随机分布的代表密钥 的承诺 。注意这里我们只是随机生成了一个矩阵,并没有GSW FHC承诺的结构,但是这并不影响Simulator的正常运作。 因为我们要模拟一个NIZK的协议,所以我们还需要随机的生成一个NP Relation ,和一个随机的密文